1945年8月,日本宣布投降,重庆街头流传一个谜语,谜面就是“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,打一中国古代名人”。结果冒出好几个答案,每个都代表一种看法。
最常见的四个是屈原、苏武、蒋干、共工。古人的名字怎么扯上日本投降了?
其实这反映了当时各方对胜利原因的争论,有人推美国原子弹,有人说苏联出兵,有人觉得中国国民党出力大,还有人认为这是大家一块干的。
谜语传开后,报纸上热闹得很,各家媒体抢着解读,最后一个答案共工,被不少人觉得靠谱,因为它不偏不倚,点出胜利不是哪一家的功劳。
展开剩余86%第一个谜底屈原,他是战国诗人。这里取谐音,意思是“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”。
1945年8月6日,美国扔了第一颗原子弹到广岛,造成7万多人死亡。8月9日,又扔一颗到长崎,死伤也上10万。
日本军方起初还不服气,说破坏力没那么大,继续叫嚣本土决战,制定“一亿玉碎”计划。但原子弹的冲击波和辐射效应太猛,将城市瞬间摧毁。
裕仁天皇后来在投降诏书里提及的“新武器”,就是指这个。原子弹不光是物理破坏,还带来心理压力,日本民众恐慌,军队士气低落。
这谜底反映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主导作用,从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,美国海军逐步反攻,1944年马里亚纳海战重创日本舰队,1945年硫磺岛和冲绳战役让日本本土暴露。
原子弹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避免了美军登陆本土的巨大伤亡。
第二个谜底苏武,他是西汉使臣,被匈奴扣了19年,宁死不降。这里的谐音指“苏联的武力”。
1945年8月8日,苏联对日宣战,8月9日百万红军进攻关东军。关东军号称“精锐”,有70多万兵,但苏联用闪电战,三天拿下沈阳、长春,俘虏几十万。
苏联还占了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,威胁北海道。日本本来指望苏联调解,现在后院起火。苏联这一手,符合《雅尔塔会议》约定,美国、英国同意苏联参战换取对日权益。
苏联出兵加速了日本投降进程,因为关东军是日本陆军主力,没了它,日本本土防御空虚。历史资料显示,在日本内阁的会议记录里,苏联进攻是投降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,比原子弹还直接。
第三个谜底蒋干,他是三国曹操的说客,在赤壁偷信失败。这里取蒋干,指“蒋介石干的”,意思国民党领导的中国军队打败日本。
民党正面战场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,淞沪会战、武汉会战、长沙会战,一仗接一仗。
日军陆军80%兵力陷在中国,300多万部队被牵制,无法全心打太平洋。国民党军队付出巨大代价,阵亡200多万官兵。
蒋介石作为统帅,组织了22次大会战,消耗日本资源。1944年豫湘桂战役虽败,但1945年军队反攻,收复桂林、柳州。
国民党还接收了盟军援助,美国飞虎队帮了大忙。这谜底是国民党报纸推测的,强调中国战场的作用,没有中国拖住日本,盟军登陆欧洲和太平洋都难。
第四个谜底共工,他是上古神话水神,传说中的“共工怒触不周山”指的就是他。这里取共工,指“共同作战”,反法西斯同盟国一块努力。
胜利不是单一因素,而是中美英苏等多国合力。中国战场消耗日本主力,美国太平洋推进加原子弹,苏联东北一击,英国在缅甸作战。
《波茨坦公告》就是美英中联合发出的,要求日本投降。
1945年8月10日,日本表示接受,8月15日天皇在广播中宣布投降。9月2日,日本在“密苏里号”美军军舰,签署投降书上签署投降书,盟军代表都在场。
这个谜底出自新华社,被认为最中肯的说法,因为它不抢功,承认集体贡献。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辟根据地,游击战破坏日军后勤,八路军新四军牵制百万日伪军。
抗战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,中国付出了3500万伤亡,换来近代首次完全胜利。
谜语传开后,引发不少讨论。有人说屈原苏武是外来因素,蒋干共工更接地气,实际历史是多因素交织。
日本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,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开战,到1945年,中国撑了8年。资源短缺,石油、橡胶靠东南亚,但盟军切断补给线。
国内经济崩溃,军国主义高层顽固,原子弹和苏联进攻打破幻想。
日本投降后,9月9日在南京受降,何应钦代表中国出行受降仪式,日本代表冈村宁次签字,仅15分钟。10月10日,在北京太和殿前,20万民众见证华北日军投降。
战后,日本没彻底清算军国主义。1956年文部省管教科书,1963年审订制度。1980年代,日本政府改“侵略”为“进入”,否认南京大屠杀,引发亚洲国家抗议。
根据2023年民调显示,四成日本年轻人认为二战日本是“防御方”,认知偏差埋下隐患。相比,中国作为受害方,铭记历史。
这个谜语提醒大家,胜利来之不易。屈原、苏武、蒋干各有道理,但共工最全面。历史不是猜谜那么简单,得看事实。
日本投降是全球合力,中国贡献最大。若没有中国战场的助力,苏联、美国没有那么快就能赢。
参考资料:
1、真相π|抗日战争是靠美苏打赢的? 观察者网 2025-09-07
2、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:中日军人伤亡比例5比1 中国国防报 2015年06月04日
发布于:河南省股票杠杆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